有机化学教学团队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2-04-28   浏览次数:3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机化学教学团队依托“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平台,积极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坚持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重视教材建设与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有利条件,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步凝聚锤炼出雄厚的师资力量,并构建了有机化学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油田企业需求与教师科研项目相互融合的机制。

师资情况:目前,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共有教师和实验人员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40-50岁的教师8人,30-40岁的教师4人。教师队伍学缘分布宽泛,分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石油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院所,是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有机化学在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体系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团队带头人夏道宏教授,是原化学化工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有着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投身入教学改革,参与承担多项教改课题;始终站在教学一线,2003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是《有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带头人。主讲教师姜翠玉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多年来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曾获得“胜利石油育才奖”,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她的课堂被评为“校级示范课堂”,被评为“大学生心目中十大优秀教师”,是《有机化学》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主讲教师战风涛教授,原化学实验中心主任,现化学化工学院主管试验教学的副院长,在实验室建设、试验改革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山东省试验示范中心负责人之一。团队内部积极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和传帮带作用,年轻教师成长很快,多名教师在讲课比赛中获奖。共有三个“校级示范课堂”,学生评教效果很好。

教学改革及精品课程建设:在整个团队共同努力下,课程组还先后独立编著4本《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试验》教材。年来,8人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15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8人次获得校教学优秀奖,5人获得大学生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2004年《有机化学》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2007年化学实验室被评为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有机化学被评为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

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实行以学生为本、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导式”、“学导式”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及山东省化学实验示范中心为依托,建立了“课内必修实验+课外开放实验+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四大模块的“模块化”的“主、辅线”实践教学新模式。主线为课程必修环节,主要通过更新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辅线为课外培养环节,主要通过开放实验、参加科研创新、优异生培养以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加强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这些改革,强化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果。课程组教师指导的学生在2002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团体总排名全国第四;在2009年首届山东省化学实验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科研工作:团队在学术研究的领域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有机合成、石油有机化学、轻质油品化学与精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近年来,有六项技术成果工业化,发表了100多篇研究论文,申请获准国家专利7项,6人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集体获得十余项科技成果奖。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反映了我校有机化学课程已形成体系和优势,课程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师的科研成果为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为创新型实验研究及与油田应用相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先后有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实验研究项目。2009年,由本教学团队成员宋林花老师指导,蔡亮、孙亚楠同学完成的作品新型采油化学助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乙烯基吡咯烷酮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评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作品竞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