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组成员 | 项目类别 |
1 | 与理科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多元协同构建双创教育生态链的探索与实践 | 闫统江 | 李宝玺、张志庆、王殿生、郭文跃、孙绪柱、董建党、陈华 | 重大 |
2 | 光学衍生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焦志勇 | 王宁,展凯云,贾玉磊,李代林,张刚 | 重点 |
3 | 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刘学锋 | 王殿生、王玉斗、魏宝君、闫向宏、周伟 | 重点 |
4 | 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理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 张志庆 | 郭文跃、孙绪柱、闫统江、李宝玺 | 重点 |
5 | 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刘冰 | 徐志杰、袁顺东、王殿生、董梅峰、张立红、贾翠萍、田艳杰、郑海霞、刘素美、李书光、赵培河、王玉斗、焦志勇、魏宝君、曲晓波、陈文娟 | 重点 |
6 | 四平台驱动《大学物理》问题研究拓展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 | 董梅峰 | 陈文娟、宋新祥、赵培河、刘冰、徐志杰、张立红、牛莽、朱化凤、赵莉、袁顺东、刘素美、李红、张伟伟、贾翠平、彭爱华 | 一般 |
7 |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建设与实践 | 孙海翔 | 陈艳丽、张晓云、温福山、王兆杰、孙晓丽 | 一般 |
8 | 经济管理类微积分的特色教学研究 | 吕炜 | 王健、吴瑞华、排新颖、李洪芳、侯英敏 | 一般 |
9 | 新工科背景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 王宁 | 焦志勇、展凯云、贾玉磊、李代林、张刚 | 一般 |
10 | 大班环境下面向SPOC的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 邢丽丽 | 排新颖、刘珊、江玲玲、王静、李锋杰、于娟、石丽娜、张艳华 | 一般 |
11 | 新工科《最优化方法》类课程算法教学模式与案例设计 | 渐令 | 殷海青、梁锡军 | 一般 |
12 | 智联网视角下自主式、深度开放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以《液体的旋光率与浓度的测量》为例 | 尹教建 | 马红章、王文新、郭雅慧、尹玉芳、杨新建 | 一般 |
13 | 面向工科《计算方法》课程的案例式教学研究 | 王际朝 | 郭会、张健、乔田田、刘新海、阮宗利 | 一般 |
14 | 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化学/材料类专业数字化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与实践 | 徐志杰 | 李媛媛、张伟伟、刘冰、张立红、袁顺东、董梅峰、赵莉、牛莽 | 一般 |
15 | 化学专业《表面活性剂化学》双语课程建设与实践 | 王创业 | 林旭锋、张龙力、张国栋、周亭、王秀凤 | 一般 |
16 | 数学如诗—高等数学无痕育人功能新探索 | 张丹青 | 左文杰、吴瑞华、吕川、孙建国、王静 | 一般 |
17 |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创新共享开放平台建设 | 陈文娟 | 袁顺东、徐志杰、张立红、刘冰 | 实验技术 |
18 | 迈克尔逊干涉仪辅助测量装置研制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 | 张风昀 | 李书光、马红章、凌翠翠、王世燕、隋宏光、刘伟华 | 实验技术 |
19 | 精品实验项目优化建设 | 韩立立 | 张亚萍,朱海丰,张令坦,李静,王龙,隗群梅 | 实验技术 |
20 | 基于多道模拟器的无放射源核物理实验系统开发 | 杨喜峰 | 王殿生,刘超卓,周丽霞,刘学锋,钟鹏,夏富军 | 实验技术 |
21 | 物理化学实验交互仿真平台的开发与实践 | 周亭 | 王芳珠,张庆轩,张志庆,张国栋,张予辉,张龙力,王秀凤 | 实验技术 |
22 | 表活剂启动压力测量装置的研制 | 王秀民 | 胡松青,孙霜青,郝兰众,李春玲,盖仕辉 | 实验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