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实验老师,长期工作在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一线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致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工作,创建了物理演示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团队。我指导的学生团队科技创新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网、大众网、中国政府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转载。我也因此连续多年获得学校“创新创业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得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最佳指导教师奖”。
经常有人问我指导学生的秘诀是什么?我说,没有什么秘诀,如果一定要说一条,那就是热爱。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真正热爱才有创新灵感,真正热爱才是创新的源泉,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有了热爱,才会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好多同学刚刚来我实验室的时候热血澎湃,有人想做智能机器人,有人想做脑波控制。我经常会说,你的想法很丰满,但是能力锻炼要从小事做起;国家正处在科技产业创新转型期,人工智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型创新人才,不能当眼高手低的“公子哥”、好高骛远的“公主妹”。我带过的学生,有的是从修一个小小的磁悬浮演示仪开始的,有的是从做一个简单的蛇摆开始的,有的只是做了一个霍尔效应的亚克力模型。但是后来,他们不仅能申请大创项目,还能晋级国家项目,以优秀结题,还能过五关斩六将,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我的一名学生在参加保研面试时,拿着厚厚的一摞证书。评委问为什么有这么多证书?他说,自从大一进了实验室,除了过年,几乎所有的寒暑假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我做过一个统计,他在实验室待了3年零9个月。很多同学跟他一样,就是因为热爱,才耐得住寂寞,扛得起压力,认真做好每件事,认真过好每一天,在坚持中成长成才。
有了热爱,才能仰望星空,追逐梦想。指导大创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学生需要查阅文献,学习熟悉各种软件硬件,制作实物装置,撰写论文,申请专利。但是,大创绝不仅仅是为了这些,更不仅仅是为了收获一些看得见摸得着、能获奖能加分的成果。我指导的学生,他们热爱自己的项目,充满情怀和梦想,就像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但是他们不认为自己砌的是砖头,而是心中的梦想之楼。在我学生的空间里,你看不到他们发比赛经历也看不到他们秀获奖证书,但是你会看到他们会在深夜两点在自己空间里发一条说说:今天完成作品,共焊接513个二极管!他点亮的,除了这513颗二极管,还有他心中梦想的星光。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知道从基础实验楼D座到南教楼(我们的实验室在南教楼113)之间林间小路的青石板一共有188块。他说,每天走过这条小路,感到比昨天学到了更多知识,今天的我和昨天不一样,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有了热爱,才有家国情怀,胸怀天下。我指导的每一届学生,不仅仅是创新训练,在做其他事情时都能够心怀热爱,认真从小事做起,坚持“把小事做好,把小事做精,把小事做新”。我在指导创新训练时,注重发挥演示实验室自身特色,以实验室助理的模式吸引零基础、低年级本科生低门槛进入实验室,从零开始做创新。这既解决了大学生在创新训练初期“入门难”的问题,又解决了演示实验室师资管理人员不足的实际困难。多年来,他们为实验室维修管理仪器,制作科普展版,当参观讲解员。他们每年要为140个开设大学物理课的班级提供课堂演示服务,每年为周边中小学等校外参观提供至少1000人的开放讲解。这些工作既不能写专利也不能发论文,更不能学绩加分,但是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我们“物理演示实验室”微信公众号上,有一个“成长故事”的栏目,我指导的每一名学生毕业后都会写一篇自己的成长故事,到今天已有47篇故事。这些朴实无华但却饱含酸甜苦辣的文字,从不同角度真实记录了我和我的学生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一路走来一路花开的成长历程。
图1 物理演示实验室微信公众号里的成长故事
在我们实验室里,还有一面照片墙,我把它称作“成长的足迹”。这些照片既不是获奖证书,也不是荣誉奖状,它汇集了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常,银沙滩的海浪,金沙滩的日出,大珠山的杜鹃,唐岛湾的海鸥……除了爱学习、爱工作、爱科研、爱创新,热爱的最终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生活、爱世界,爱一切让人类更美好的东西,爱我所爱,美美与共。
图2 物理演示实验室里的照片墙
有人说,老师是一支流泪的红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不以为然。老师和学生,实际上是一场合作双赢的人生盛宴,是一场相互成就的最美遇见!老师是一支红蜡烛,那也绝不是耗尽自己的红蜡烛,更不是流泪的红蜡烛。这支红蜡烛,照亮的是学生的路,点亮的是自己的心。我热爱我的工作,热爱我的学生,他们就像唐岛湾的海风充满力量,像金沙滩的日出温暖蓬勃。学生的成长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学生的成功永远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图3 我和我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