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 计算流体力学及其应用 2. 高能碰撞中的自旋效应的唯象理论研究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9.9-2003.7,山东大学,物理学学士; 2003.9-2010.7,山东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 2006.12-2007.12,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 2010.9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物理系,讲师。
◎主讲课程 1.主讲本科生必修课。《原子物理学》《计算物理》《物理创新基础训练》等课程 2.主讲研究生《物理场中的计算方法》等课程 ◎承担和参与项目 1.近年来,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衰变对横向单自旋不对称的影响与强子化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2013。 (2)高能强子-强子反应中超子的极化,中国石油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13-2015。
(3)极化强子-强子反应中横向单自旋不对称的模型计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2017。 (4)克拉玛依油田I类砾岩油藏岩心聚合物驱数字岩心实验样品测试,企业项目,2018-2020。 2.近年来,参与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致密砂岩全息三维数字岩心建模和电阻率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2023。 (2)电场作用下页岩气吸附-扩散-流动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2024。 (3)吉木萨尔页岩油可动性实验研究,企业项目,2019-2021。 (4)吉木萨尔页岩油孔隙结构精细表征及赋存规律研究,企业项目,2020-2021。 ◎获奖情况(除教师个人获奖之外,还包含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1. 强化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建设近代物理实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国石油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厅局级,2021,排名第5。 2. 专创融合、学科交叉、科教协同,构建能源特色的应用物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石油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厅局级,2021,排名第3。 3. 近代物理实验—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政府类),2020,排名第5。
4.物理学专业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石油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厅局级,2018,排名第3。 5.一体式分层次多元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厅局级,2012,排名第2。 6.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三等奖,国家级,2020,指导教师。 7. 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山东生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省部级,2020,指导教师。 ◎论文 1.第一作者主要论文: (1)Longitudinal Polarization of Hyperons in the Forward Region in Polarized pp Collisions. Phys. Rev. D, 2010,81(057501) (2)小角度Rutherford 散射模拟与研究.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 34(10) (3)基于变步长Velocity Verlet算法的卢瑟福散射模拟的优化,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0) 2.第二作者(通讯作者)主要论文: (1)基于PASCO物理实验平台的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 大学物理, 2019,38(11) (2)Charm hadron production at RHIC in combination model,Phys. Rev. C,2008,78(064911) (3)Longitudinal Spin Transfer to lambda and anti-lambda Hyperons in Polarized Proton-Proton Collisions at sqrt{s} = 200 GeV. Phys. Rev. D, 2009, 80(111102) ◎专利 1.核物理实验仿真系统及其进行能谱测量实验和强度测量实验的方法,ZL201410507764.X,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