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思进先锋红色实践队赴沂蒙参观实践
发布人:刘威  发布时间:2019-07-29   浏览次数:232


成员合影 陈红宇摄


“有一种精神,诞生在八百里沂蒙,寄托于英魂忠骨,崇尚大义大勇,主张大仁大爱;有一种精神,脱胎于两千年齐风鲁韵,书写于泰山黄河,不畏困难艰险,敢于奋进挑战。”沂蒙精神是如何形成的?新时代如何理解和继承沂蒙精神?带着这些问题,725日,理学院思进先锋实践队一行7人,奔赴沂蒙山开展社会实践。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实践队的第一站,来到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纪念馆外墙上镶嵌的194700枚弹壳,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场馆内,听着讲解员的介绍,重温这场荡气回肠的战役,深刻领会到胜利的取得离不开正确的战略思想、部队的浴血奋战,也离不开69万沂蒙人民对前线的大力支援,他们撤离伤员不惧战场上炮火纷飞,哪怕自家饿肚子也要把粮食拿给部队......军民鱼水情深的事例不胜枚举,在听到火线架桥的故事时,队员们热泪盈眶,在危急时刻,留守在村里的32名妇女扛着自家的门板,下到河里扛起木板,搭建起临时木桥让作战部队通过。沂蒙精神就蕴含在这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军民情谊里。

沂蒙红嫂纪念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

实践队参观的第二站,来到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红嫂第一人明德英、创办战时托儿所的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母女情长王桂花、爆炸队长公成美、毁家纾难王自生......她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令人感动,她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让人赞叹。纪念馆里展览着她们的动人事迹,也给出了她们行为背后的答案。194087日《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中指出:“提高妇女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改善妇女生活、解除封建压迫......发挥妇女力量,以求妇女之解放。”至今,沂蒙地区对未婚女青年的称呼还是“识字班”,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沂蒙群众看到了出路和希望,于是自觉自发的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支援中国革命事业中。直到今天,爱党爱军依然是沂蒙人民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本色。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永不服输、敢于胜利

走进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看着简陋的房间布置,和照片中热情饱满的工作状态,不禁对老一辈革命人轻个人得失、重国家前途的崇高信念心生敬意。一位实践队员说:“罗荣桓元帅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东进和南下,真的是将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展出了自19385月山东沦陷至1945年山东解放的全过程,中间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尤其是“抗日模范村”渊子崖让人印象深刻。村民无论老幼妇孺,全部拿起家中的农具反抗日军,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正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精神的生动体现。

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让队员们读懂了沂蒙精神的起源和精神内核。沂蒙精神是在党的领导和精心培育下逐步形成的,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在革命战争年代,集中体现为爱党爱军、勇于奉献的价值观念,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强大信念。

【理学院 赵倩 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