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询问养殖户养殖情况 宫吉祥摄影
队员与养殖户合影留念 李国梁摄影
7月25日,山海尺墨沧澜调研队为进一步探究水产养殖的污染现状及验证“5R”循环经济的适用性前往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埠西村进行深度调查采访。
上午8点全体成员在田横车站集合,队长根据队员的情况进行合理分工,之后全体成员乘车前往埠西村。队员首先抵达了埠西村村委会,通过与村委会主要成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到埠西村目前大约还有30户村民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并了解到养殖的大概区域。随后队员前往养殖区一探究竟。
沿着村委会一直往西走,队员看到一条与大海相连河流,河中还有很多小螃蟹和小虾。而后队员来到了从事养殖工作的王先生家中,去时王先生刚给水中的虾米喂完食物。队员在养殖池周围拍照、抽样调查,经观察发现养殖池中的水特别干净,水质比之前采访的两个村子(高峪村、埠西村)状况都好,并且旁边的大海中也没有发现浒苔。
经采访,队员了解到王先生家中有一个20亩的养殖池,比走访的其他村子的养殖池大很多(一般为10亩左右),并且完全由自己进行管理。王先生每年春夏季养殖斑马虾,秋冬季节养殖海参,养殖池得到充分利用,养殖效率较高。此外,队员发现养殖池上面有很多条绳子,经询问得知,绳子是用来架遮阳网的,防止水中生物由于暴晒产生的缺氧情况。
队员从王先生口中了解到村子南边有更大的养殖池,便告别王先生,顺着村路一直向南走,之后队员来到了有两个大养殖池的刘先生家中。
在养殖池的边上,队员观察到养殖池水很清澈,但也很浅,里面并没有养什么生物。继续往里走,队员看到了正在屋内的刘先生。在表明来意之后,刘先生为队员介绍起自己家的这两个池子:每个池子约八十亩。在队员询问现在池子中是否有养虾或参时,刘先生说,现在是伏天,水温太高,所以池子中没有养东西。因为池子大的缘故,所以只能等伏天过去,天气稍凉快之后,再进行养殖的工作。据队员观察,刘先生不仅有养殖池,还有育苗棚,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培育海参的体系。据刘先生介绍,要想培育出成熟的海参,一般要三年,从育苗到成熟,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谨慎,调节水质,把控温度,即时投喂等等,这些小细节都决定着最后的成果。
经过今天的走访和调查,队员发现埠西村养殖池整体较之前走访过的村子清澈且干净,没有海岸没有浒苔的污染,但是村民的环保意识仍旧淡薄,利用潮涨潮落的自然规律来储、排水,将养殖池中的水未经直接排放到大海中。保护海洋,沧澜队在路上。
理学院 王艺 王婷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