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基础教学系  
计算数学系  
应用数学系  
数据科学与统计系  
基础物理系  
应用物理系  
光电科学与工程系  
物理实验中心  
荣休教师  
离职教师  
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化学系  
  姜翠玉
  张龙力
  徐永强
  孙道峰
  李希友
  张志庆
  戴昉纳
  王秀凤
  王荣明
  吴伟
  董斌
  王芳珠
  温聪颖
  傅惠
  卢玉坤
  曾景斌
  林旭锋
  王芳
  袁存光
  战风涛
  罗立文
  康子曦
  李美蓉
  张亮亮
  张庆轩
  宋林花
  项玉芝
  范黎黎
  王宗廷
  商红岩
  刘金河
  周亭
  王淑涛
  张国栋
  周炎
  叶天旭
  彭志华
  韩成友
  王长崴
  吕仁庆
  冯锡兰
  于剑峰
  吕志凤
  曹作刚
  张予辉
  王创业
  崔敏
  孔庆池
  杨普江
  周玉路
  刘大鹏
  李晓霞
  刘春英
  李汝奕
  张兆丽
  赵德志
  高秀丽
  唐仕明
  张丙华
  王一蕾
  李俊玲
  沈国平
  马淑杰
  崔炳文
  张长英
  康文裴
化学实验中心  
 
吕志凤
当前位置:[首页  教师简介  化学系  吕志凤]

»姓名:吕志凤

»系属:化学系

 

»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学科:化学

»导师类别:硕导

»电子邮箱:luzf@upc.edu.cn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邮编:266580

»概况

研究方向
1.
轻质油品添加剂的研发

  主要进行柴油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抗静电剂的研发,改善油品的燃烧性能及生产、储运安定性。从事该方向研究已近20余年,参与完成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课题轻质油品非加氢精制及轻质油品添加剂的研发,高性能无灰型油品抗静电剂及高效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发实验室研究取得成功。

2.油田污水处理

   随着我国油田开发逐步深入,采出液含水上升较快,采出水处理达标后回注是解决各油田水源和污水去向的重要途径,也是油层保护和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各油由于地层特点及采油方式的差别,采出水组成差别很大,尤其是三次采油的采出液,油水分离非常困难。本方向主要从污水的组成分析入手,找出污水处理的主要矛盾并制定合理的解决策略。参与完成中石化科技开发项目特高含水期采出液油水分离机理及新方法研究,系统研究了油田污水的组成对其稳定性及污水处理的影响,开发了具有针对性的油田污水处理剂,现场试验取得较大成功。目前正在进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科技研发项目塔里木油田注水水质井口达标控制研究的科研工作。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6.9-1990.7
,四川大学,理学学士;
   1990.9-1993.6
,四川大学,理学硕士;
   1993.7-1996.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助教;
   1996.7-2001.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讲师;
   2001.12-201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副教授;
   2004.9-2009.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学博士;
   2011.05-
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

主讲课程
   1.
主讲本科生必修课。《有机化学(2-1)》《有机化学(2-2)》《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
   2.
主讲研究生《高等有机合成》《有机官能团分析方法》等课程

指导研究生
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

承担和参与项目
   1.
近年来,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新型油品抗静电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石油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09-2011
2)塔里木油田注水水质井口达标控制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科技研发项目,2012-2014

3)疏松砂岩油藏油层保护技术及对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2008-2009
   2.
近年来,参与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特高含水期采出液油水分离机理及新方法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2007

24,4-二硝基戊酸甲酯的制备技术研究,企事业合作项目,2012-2013

3)新型油品抗静电剂的制备,企事业合作项目,2012-2013

4)油井酸化缓蚀剂研究与性能评价,企事业合作项目,2011-2013

5)新型高温环烷酸缓蚀剂的研究,企事业合作项目,2010-2013

6)高软化点沥青分散体系的制备,企事业合作项目,2010-2012


获奖情况(除教师个人获奖之外,还包含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1.
有机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家级,2020,排名第2

2.研究型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4,排名第4

3.全力打造有机化学金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排名第1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一流课程《有机化学》为例,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排名第2

5.德能兼备、科教融合—“一轴两翼四驱构建能源化学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排名第4

6.“拔尖计划背景下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排名第3.

7.打造优质课程资源,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化学专业创新人才,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排名第1

8.理念引领,高端定位,加强对化学学科低年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排名第3

8.研究型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排名第2

10.改革完善有机化学主辅线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排名第2

11.特高含水期采出液油水分离机理及新方法研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排名第9

12.特高含水期采出液油水分离机理及新方法研究,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8,排名第5

13. 有机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省部级,2010至今,排名第3

14.《有机化学》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省部级,2004至今,排名第5

15.《有机化学》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级,2008至今,排名第2


荣誉称号(除教师个人获得荣誉之外,还包括指导学生获得荣誉情况)
   1.
校级教学名师,2016年。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2014年度教学优秀奖,2015年。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教师,2011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10年。

   4.《有机化学》校级示范课堂,2007年。

   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52007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2008年。

   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0-2002年度教学优秀奖,2003年。


论文
1.
第一作者主要论文:
(1)
氯乙酸乙酯喹啉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酸化缓蚀性能,材料保护. 2018,51(05)

(2)环境友好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8,26(01)

(3)油田污水絮体上浮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应用化工.2015,44(07)

(4)油品组分对烯烃聚砜抗静电作用效果的影响.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27(6)

(5)烯烃聚砜的分子结构对其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石油化工, 2011,40(8)

(6)孤岛油田含聚污水中酸性组分的分离与组成结构研究.燃料化学学报.2008,(05)

(7)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乳化活性物质对污水处理的影响.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9,2(2)

(8)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HM-1)用于孤岛油田含聚污水除油研究.油田化学, 2009,26(2)

(9)乳化活性亚组分对含聚污水的稳定作用及处理对策.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23(4)

(10)含聚污水中乳化活性亚组分的分析及污水稳定性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8,37(4)

(11)H2O2/乙酸酐氧化脱除直馏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35(2)

(12)H2O2-有机酸氧化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3)

(13)中氮茚衍生物合成及表征的综合化学实验.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7)

(14)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化学教育,2016,37(14)

(15)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4)

(16)有机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7)

2.第二作者(通讯作者)主要论文:

(1)聚胺的合成及对柴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石油炼制与化工,2013,44(8)

(2)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摩尔质量及含量的测定.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7(02)

(3)含油污水中油分的亚组分分离、分析及乳化性能.油田化学.2007(01)

(4)含羧基咪唑啉对A3钢在油田污水中的缓蚀性能研究.应用化工.2016,45(07)

(5)部分季铵化聚胺的合成及抗静电性能评价.应用化工. 2014,43(08)

(6)磺基琥珀酸酯铵的合成及其抗静电性能评价.应用化工. 2013,42(04)

 

著作
   1.
《有机化学》,高等学校教材/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有机化学实验》,高等学校教材,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年。